看好亞洲生技藥品成長商機 建構生技藥品生產專業人材培訓中央 - 生物技術開發中央與Life Technologies簽署互助意向書
為因應今朝亞太生技藥品市場急速成長與專業生產製造人材不足之需求,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央(簡稱:生技中央)於今(26)日召開之「台灣生技商機論壇(The Biotech Business Potential of Taiwan as a Springboard to Asia-Pacific)」會中,與美國Life Technologies公司簽署互助意向書。生技中央將針對于台建立生技藥品生產專業人材培訓中央進行評估規劃;于評估過程中,Life Technologies將協助生技中央,提供生技藥品生產之專業知識,和國際市場之技術需求資訊,積極培養相關專業技術人材,將可對台灣生技藥品產業之發展提供明顯助益。該互助意向書于行政院政務委員朱敬一與生技中央李鍾熙董事長見證下,由雙方執行長汪嘉林博士與 Christopher Linthwaite师长教师配合完成簽署。
根據IMS(國際寰宇藥品調查)調查統計, 2009年全世界生技藥品市場達1,200億美元,佔全世界藥品市場的17%,且過去五年間全世界生技藥品市場的複合年景長率(CAGR)為12.5%,明顯高於同期全世界藥品市場的7.9%。預估2014年時全世界生技藥品的銷售額將可達1,620億美元,約佔全世界藥品總市值的一半(Ernst & Young Convergence: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Report)。若当场區市場來看,今朝市場以北美地區和歐洲地區佔88%為主。但依IMS針對七年夜藥業新興國家(Pharmerging Countries)的統計,2009年售額總計60.4億美元,成長率高達22.7%,此中俄國、中國年夜陸和南韓等三國的銷售額均超過10億美元以上。导致亞洲于生技藥品的市場與製造日漸被重視,根據Business Insights的推估資料,亞洲于生技藥品之製造佔全世界比例從2009年的10%到2013的20%。全世界各年夜藥廠已经相繼投入開發生技藥品,對於生技藥品產能需求年夜幅增长,使廠商不斷擴廠或者投入生產。但由於生技藥品的生產複雜,且法規嚴謹,于人材的供應上明顯不足,不僅美國已经于北卡設立the Golden LEAF Biomanufacturing Training and Education Center(BTEC),歐洲法國也將於Alsace Biovalley分別投入生技藥品製造之人材培訓。是以,就今朝亞太市場已经可預期之急速成長趨勢與製造能量之欠缺,生技藥品生產人材之年夜量不足將成為生技藥品產業發展之瓶頸。積極推動此類訓練中央于亞洲地區成立,除了能解決產業之火急需求外,亦能鞏固台灣于生技藥品新領域確切紮根,並于亞太地區饰演領頭职位地方,進而帶來極年夜的產業經濟效益。生技中央執行長汪嘉林暗示,看好全世界生技藥品代工的商機和晋升國內生技藥品製造技術,生技中央擁有台灣首坐CGMP生技藥品先導工廠,且陸續取患上美國FDA DMF Type V註冊登錄,今朝已经接管國內外廠商委託案累計77件,且輔導2家業者取患上GMP認證。並與多家知名國際生技公司進行紧密亲密互助或者计谋聯盟,包括德國Boehringer Ingelheim、Merck、Cevec、Probiogen和荷蘭Crucell、DSM,已经為台灣生技藥品產業之國際化,奠基卓着之基礎。該先導工廠更於本年榮獲亞洲區「2011 Best CMO Award」的必定,更證明台灣生技藥品產業已经具備與世界年夜廠競爭的實力! Life Technologies于亞太市場佈局廣泛,亦相识于亞太地區發展生技藥品人材訓練中央的需求是有其须要性。是以雙方於今日正式簽署互助意向書,將積極評估阐发于台灣成立亞太地區卵白質藥品製造人材培訓中央的可行性,提出具體互助規劃,以因應未來人材之需求,攜手打造成為亞太地區培育生技產業菁英的重鎮。
關於Life Technologies公司Life Technologies 為一跨國生物科技公司,于全球各地擁有超過50000項產品和服務,並有超過75000名之龐年夜客戶群。Life Technologies專長於提供生技藥品的製造、設備、耗材等周全性解決方案,同時于細胞培養基開發、生技藥品純化、不純物快速阐发、生技藥品製造等方面,均于業界執盟主之职位地方,並投入再生醫學、環境和農業科學等新興領域。同時Life Technologies更致力於人材之培養,為產業提供充沛的能量。
關於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央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央創立於1984年,是当局與平易近間配合捐助建立的非營利事業組織。生技中央持續建構生技醫藥產業所需的主要環境設施,開發關鍵生物技術,培育提拔延攬專業人材,以促進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生技中央始終以「生技產業最好夥伴」自許,于生技醫藥產業價值鏈中饰演「中游」之「扶育加值」脚色,承接「上游」學研界之新藥摸索结果,或者引進創新技術和先導藥品,來進行臨床前開發與加值,乐成後,再移轉至「下流」廠商,落實研發结果商品化。生技中央可透過技術引進、计谋聯盟、互助研究、委託服務、技術移轉或者建立衍生公司等多元化模式與業界和學、研單位進行各項互助,透過充实整合、運用生技研究資源,加快晋升我國生技醫藥產業之產值,共創生技醫藥新價值,並向全世界市場邁進。
(由左至右)行政院政務委員朱敬1、Christopher Linthwaite, President, BioProduction Business Platform, Life Technologies, USA、生技中央執行長汪嘉林、生技中央董事長李鍾熙
.post-content img { max-width:100%; } .img-description p{ color: #145089; } .img-description p:last-of-type{ margin-bottom: 0; } :::-PA电子